首页文章百家杂谈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01-26 来源:励志故事 作者: 梁悦 阅读:56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前几天和中学同学吃饭,他说和其他同学聊到我,印象深刻。我问及和他聊天的人是谁,他说了一个女生的名字,我冥思苦想,印象模糊,只好无奈摇头:我和她好像不熟,中学时我又不爱说话,她怎会记得我?他笑了笑,说:她说记得你文史课上总是最积极,好像什么都知道。

其实也没有她说的这么夸张,只是小学时候喜欢看书,上下五千年和唐诗宋词总算看过,而中学时的语文老师讲解古文时又喜旁征博引,牵扯一些类似的诗句,所以平时素来学渣的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总要表现一二。没想到若干年后,成了彼此陌生的老同学记忆里的碎影。

大学时在陌生城市打工,环境艰苦无人陪伴,年少的心难免有些孤独。结束了连日来高强度的工作,趁着难得的休假,一个人漫步在城市中心。穿过拥挤的步行街和汹涌人潮,穿过午夜烧烤摊的觥筹交错和滚烫夏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座没人的桥上。

我安静的靠在桥墩,想着这时候有个姑娘陪我多好,想着出来这些日子也有些想家,想写一首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想了半天却如鲠在喉,不知如何表达。这时候抬头看天空,乌黑一片不见月亮,只是零碎的散落着几颗星星。蓦然就想起了: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杂乱的心思就安静了。原来,这种心情古人早已经说过,只是我以往不曾领悟罢了。那一晚,我买了两瓶啤酒和几串烧烤,就着夏风吃饮,总觉得自己很酷。

记得中学时看明朝那些事,给了我太多震撼。

它告诉我坚持理想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有的人执着无畏以身殉道,有的人委屈隐忍曲线救国。它告诉我找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黑与白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颜色。它告诉我成功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离第一次读这个系列的书已有接近十年的光阴了,你要考我洪武某年天启某年发生了什么事,我还真答不上来,但是记不住那些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那些深夜里,一次次掩卷沉思与感叹的背后,书中的内核,不知不觉的就为我日后的思维方式打下了烙印。

记得从前看很多同龄人疯狂追星会不理解,甚至内心鄙夷,但是随着年岁渐长,真正理解了那句: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心中也已释然。

其实读书多的人与少的人,真的言谈思维,会很不一样。这里我不说绝对,只谈概率。

乡下农村地方上了年纪的长辈,往往读书少,你若与他交谈,话题普遍围绕在婚事与工作。当你谈到自己不愿意早婚时,他们的思维方式普遍固化,会认为你不懂事,因为先成家后立业,乃是天经地义,他们很难被你的理由所说服。而同性恋这种事,就更不可能被他们接受。

读书多的人未必一定支持,但大部分都能够沟通。他们的眼界会更开阔,思维也更活跃,也更懂得尊重他人观点。至少当你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可以帮你更深刻的分析利弊。

就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人来说,读书少的人的观点普遍逻辑浅薄,不经推敲。前阵子和长辈亲戚一块出去游玩,亲戚没上过学,偶然间聊到新闻,他说李小璐和一个P什么的出轨了,我补充说PG汪,他说对对对,炒作,这绝对是炒作。我问有什么依据呢?如果是炒作,PG汪被封杀未免代价太大了。他坚称:娱乐圈那么乱,哪有不炒作的。我笑了笑,不再言语。

这个例子并无他意,只是想佐证我的观点。常读书的人会对某件具体的事存在更深刻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讲,读过凯恩斯和没读过凯恩斯的人相比,很可能在看待经济问题的时候,前者会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而后者没有这个意识。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我想用自己的话说,就是: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的人事,则是一条条或明或暗的线。这些线条看似杂乱不知所以,但是总有一天,当你经历和看到的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这些线,在你脑海里早变得清晰起来,成为你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桥梁。

——22岁的最后一个小时写下这些文字,希望23岁能看更多的书。共勉。

收起全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