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之旅有感及感悟

12-05 来源:励志故事 作者:青春励志 阅读:1559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20xx年x月11日至12日,安装处组织了党员职工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11日上午11时许我们到了地道战的旧址――冉庄。儿时看电影《地道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心动目、荡气回肠。那蜿蜒曲折、四通八达的地道,也成了我儿时摩拳擦掌、梦寐以求的向往去处。后来得悉电影《地道战》是以冀中平原的冉庄为原型拍摄的,我的心里便扶摇起对冉庄的憧憬和向往。

冉庄地道战遗址在清苑县境内。抗日战争时期,冉庄民兵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神出鬼没的地道工事,左右开弓,打击日寇,打得日寇战战兢兢,闻风丧胆。铮铮有声的冉庄曾让日寇“宁绕黑风口(张登),不从冉庄走”,而闻名于燕赵大地。毋庸置疑,冉庄的地道,是在与日寇的战斗中逐渐构筑形成的。民兵们先是在村里、村外挖“蛤蟆蹲”,后来把“蛤蟆蹲”加长,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这就成了地道的雏形。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干线,长4.5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另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约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下交通网。

简洁、质朴的冉庄与现代大都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却保持着冀中平原那种独特的民居风貌,古老的石碾子、泥巴墙的院落、简单的木制农具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枪眼和遗留下来的抗日标语,都让人隐约嗅出当年的战火硝烟。走进村庄,宛若走进了战争年代的时光岁月里:一个个伪装得出神入化的地道出入口,异常巧妙,冉庄民兵的足智多谋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令我叹为观止

离开了冉庄,我们在平山县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前往西柏坡的路。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全国土地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两侧的山脉层层叠起,低矮的树木装点着突兀的山丘。一路上,星星点点的农家院落散落在狭窄的山坳里,袅袅的炊烟在缓缓的升起。在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的装饰,到处是一片古朴的色彩。

我们首先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并在党旗下进行了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言。

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现在的西柏坡遗址其实是50年代修建水库时而搬迁过来的1:1的模型,但在如今还能亲眼目睹当年红色圣地的原貌,我们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跟随着导游,我们一路参观了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先辈的故居。在参观时,我们都怀着极端崇敬的心情,大家很难相信,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领导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那低矮的房屋、斑驳的石墙、灰黑的木门……都承载着无限光辉的日日夜夜,向人们静静地讲述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和光荣。

最令我们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指挥作战室,小小的房间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战略指挥图。就是在这间房间里,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这样看来,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就一点也不为过了。

离开了西柏坡遗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的塑像在鲜花的簇拥下伫立眼前,那坚毅的目光仿佛在远眺着中国的未来。走进纪念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势恢宏,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人物栩栩如生。望着这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革命伟人们,我们深深鞠躬,以一个后辈的身份来祭奠伟人们永垂不朽的英魂。

不知不觉,本次参观的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踏上回秦的路途,我心中感慨:当前社会上,前进之路困难重重、浮躁风气盛行,但必须要突出重围,我们需要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身体力行,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西柏坡一直讲述着光荣历史,西柏坡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

抗战胜利xx周年社会实践报告:参观西柏坡革命旧址

充实的四天三夜,在每日的辛劳与满足中匆匆流逝。这是一次从来都没有过的经历,更是一份难以忘却的回忆。

走在西柏坡旧址里,看着老旧的房屋,摸着粗糙的墙壁,不难想象毛主席伏在磨盘上办公的身影。领导人用毕生精力为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奠基,而我们在感激和感动之余,更应该将起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继承发扬。

作为一名医学生,心中一直有一个 义诊情结 ,无比渴望能尽自己能力为他人提供帮助。本次义诊是我第一次将自己所学正式用于帮助别人,虽然只是简单的做心电图,但也从心底为自己感到自豪。

和玉竹还有晓晓三个人分工,准备棉球,调试仪器,基本情况登记等等。在闷热的屋子里,不一会就大汗淋漓,然而看着门口排队等着做检查的村民,我们都没有选择歇息,也算是体验到了医生们日常工作的辛劳。看着旁边的医生为村民们仔细查体和讲解,也会觉得自己的路还有很长,然后默默在心里鼓起一股劲儿。

爬狼牙山的那天,天气不算好,雨断断续续的下,大家多次萌生了放弃的想法。然而团队的力量就在于,当有队友站在高处向你挥手,当耳边不断传来鼓励的话语,当有人轻轻牵动你的臂膀,坚持下去便成为了心中唯一的想法。

最终我们登上了山顶,翠绿的山景尽收眼底,雨后的雾气中回荡着我们的呐喊。喜悦的表情、欢快的笑声、内心的满足、年轻的朝气,在那一刻堆满了狼牙山的顶峰。

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体验一次的经历,它和学习不一样,总是能带来更多、更深远的收获。

以前, 天津医科大学 六个字对于我来说是学校,我在那里念书学知识而此次外出让我感受到, 天津医科大学 是一个扛在肩膀上的标志。不仅是一所优秀的学府,更是服务社会的先锋队。穿着学校的t恤衫,会有村民向你咨询卫生健康知识,更有热情的村民邀请你义诊结束后去家中做客。

随行的老师和医生们也无不令人感到佩服,在参观、宣讲和义诊之余,对我们十名学生诸多照顾,为我们讲解当地人文历史,也会教我们一些简单实用的专业知识。看着他们在前为我们带路,也衷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像个真正的大人一样。

阅读拓展:

抗战xx周年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x月19日,信息技术学院探访红色基地实践队在平山县西柏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 一二 九 运动xx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信息技术学院探访红色基地实践队决定前往西柏坡进行实地探查参观。

x月19日,这支实践小分队相聚在校门口,历经两个小时的跋涉,来到著名的红色基地---平山县西柏坡,这个记录着伟大先烈们英勇足迹的地方。从下车开始,探访红色基地实践队的队员们便被眼前充满红色气息的地方给吸引了,他们充满着崇敬与敬畏一路前行,踩在先烈们踩过的土地上感受着他们当初的悲与喜。

实践队来到了著名的西柏坡纪念馆,参观了那些遗留至今的古迹,在古迹上仿佛依然能看到毛主席拿着一只烟斗,坐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指点江山的样子,能感受到那些穿着洗的有点发白服装的伟岸的士兵们保卫国土的英勇豪情。紧接着实践队又沿着防空洞来到了刘少奇等先烈们的故居,小小房间里透出的那一点微弱的黄光,无不令人感到动容

在这(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及感受:蓝图已绘就整装再出发)个特殊的日子里,信息技术学院探访红色基地实践队的队员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心灵教育 这种心灵的震撼教育是那些课堂上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西柏坡是我国领导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进行的这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以 两个务必 为基础的西柏坡精神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今天是我队在西柏坡调研的第二天,通过对各个指挥场馆、西柏坡纪念馆的深度了解以及重走防空洞,我队队员深切的体会到, 两个务必 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领导人所居住的环境也体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正与现今倡导的廉政相对应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我们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生活作风。下午,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到达河南安阳,品味了美味的河南胡辣汤。明天,我们将去探索永垂不朽的红旗渠精神,敬请期待我们的探索民族精神之旅吧!

四天三夜的社会实践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这短短几天内,辛苦但却回味无穷。我们虽然平凡,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微薄的力量为别人送去一点温暖,这一次社会实践,无疑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习了不少。

初到西柏坡,就深深感受到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力量,在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听导游为我们讲解当年的历史,亲眼看见当年的各种家具,历史文物展现眼前,坐在小小的屋子们,仿佛感受到了当年发来电报的声音,感受到炮火的喧嚣声。今日幸福来之不易。接下来两天的义诊活动,在这炎炎夏日,为村民和老红军们送去清风。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送去礼物,专家们一路辛苦,但不顾路途劳累,在闷热的屋子内为村民们诊疗。我们这群学生,虽然不能为大家减缓一些身体的痛苦。但是也尽自己的全力布置会场,帮助老师们量血压,做心电图,发放健康知识传单传单。大汗淋漓却很满足,能用自己学到的东西给大家一点帮助,我们内心很是安慰。

第四天,狼牙山一行,山路崎岖,大家相互鼓励爬到山顶,感受到了狼牙山的陡峭,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勇气让我们折服。下午与河北大学进行经验交流更是反思颇多。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很成功,我们都受益匪浅。

收起全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