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是你的骄傲吗?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每次听筷子兄弟的这首《父亲》,心里总会思绪翻涌,情不自禁的泪水盈眶。
父亲又打电话来了,轻声呼唤我的乳名,依旧问那几个问了无数遍的问题:在上班吗?吃饭了吗?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最近工作顺利吗?最后往往是以冗长的叮嘱结束通话。
父亲七十五岁了,变得唠叨起来,越来越像母亲。说实话,我对父亲的唠叨有些反感,甚至在跟父亲通话的时候,会表现出极不耐烦和敷衍搪塞的态度,但我知道,古稀之年的父亲,不会上网,不会写诗,更不知道发朋友圈,打电话跟子女聊天,是留守老家的他唯一的乐趣。想到这些,我便会自责不已,在忙碌的都市生活里,我忽视了父亲,忽视了在故乡那越来越空的村庄里,还有我浓浓的乡愁。
父亲年轻时是个铁铮铮的汉子,据母亲回忆说,年轻时的父亲一身中山装,肩挎帆布包,头上包着一盘白色的帕子,英姿飒爽,一表人才。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因为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父亲在生产队里送材料,经常出差到县城,不用下地干活就可以挣工分,在受到很多人尊敬和羡慕的同时,也招来不少嫉妒和迫害。后来,政府一纸调令,要把父亲调到城里工作,但那时局势动荡不安,父亲望着一家老小,放不下心来,便毅然决然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
父亲成家后,面对着兄弟之间的排挤和老人的无理吵闹,过得异常艰苦,几个女儿相继出生,惹得四邻冷嘲热讽、父母长辈指责谩骂,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没有儿子意味着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母亲说,姐姐们出世,面对村里人的讽刺和长辈的白眼,她无数次躲在屋里哭,父亲总是安慰她,男孩女孩都一样,都能出人头地,都能孝敬父母。父亲前卫的思想和心胸,在那个年代是极为少有的,要知道那时的农村,很多妇女因为没有生儿子,总会招来公婆的侮辱和丈夫的拳打脚踢,而父亲却用宽容博大仁慈的心态树立了一个为人夫为人父的榜样。
我是父亲的小儿子,深受家人的疼爱。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幼时的我就黏母亲,父亲在我的印象里很严肃,也很勤劳,是家里的顶梁柱,种地、砍柴、饲养牛羊、修葺房屋都是一把好手。记事以来,父亲总是很忙碌,当我早上睡醒起床,父亲已经上山割了一背草回来,吃过早饭,抽着一支劣质香烟,扛着锄头下地做农活,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用剩菜烫了一碗包谷饭吃下肚,还得上山去把牛羊赶回家,即使是大雪封山的寒冬腊月,也要到山上找柴,就连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也不闲着,侍弄着一群牛羊。父亲不仅勤劳能干,还会各种土偏方,每当母亲生病的时候,父亲便会找出平时收集起来的中药,研磨给母亲服用,我时常肚子疼,父亲也总会用他那粗糙的手给我揉肚子。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每次父亲赶集,都会给我带回来一小块蔗糖,用香烟纸包着,那带着烟草味的蔗糖,是我童年生活里最甜蜜的记忆。母亲一直体弱多病,父亲身体结实硬朗,是一个家的天,只要有父亲在,我们就不会饿着,我们就感到温暖、踏实、安全。
后来,我离乡求学,父亲已日渐年迈,为了我和哥哥的学费,卖了牛羊,欠了一屁股的债。最终我还是辍学了,我也知道,父亲已经尽力了。为了理想和生活,我随波逐流,开始了打工生涯,当父亲将我送上班车那一刻,我才发现,父亲的头发白了,背驼了,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此后,一别十余年,我与父亲的相聚便少得可怜了,偶尔回去一次,父亲身体已是每况愈下,曾经强壮的父亲,终于敌不过岁月的刀锋,各种病痛找上门来,积压在父亲那瘦弱的身子上,但父亲一直在坚持劳作,只为了给我们减轻一点负担。每次父亲病重,我都在外地,父亲一直安慰我,叫我别担心,让我好好工作。我的父亲啊,他只是不想我耽误工作,不想让我花费路费。
我知道,父亲心里是愧疚的,他时常念叨当初没有钱供我读书,让我过早离开校园,才会一直颠沛流离,他没能给我车子、房子,没能给我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些年,我虽然四处漂泊,但一直奋发图强,笔耕不辍,文章见诸报端,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打工作家,父亲以此为傲,在旁人的赞许声里昂首挺胸。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在揪心的歌声里,为我的父亲,写下这些浅薄的文字,只愿留守故乡的他,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