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庙传奇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璧山庙宇待晨曦,半段功碑毁尽伊。后世子孙趋暴虐,前贤圣事变离奇。千年红豆无踪影,万古祠堂剩础基。瓦砾成堆归净土,旅游文化借名医。
文革中的“牛鬼蛇神”一词成为了一张无所不包的天罗地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导致人们破坏当地历史文化古迹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阵风,实际刮到荥经县石滓公社发展大队的璧山庙,是文化大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盛行9年之后的1975年夏天,那时我5岁多了,也能记事了。当时,在村子里杨氏领导的大力宣传与赵氏子孙的积极带领及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之中,以璧山庙作为学校圣地而难出人才为由改建学校,将学校搬迁到离赵家与杨家的东面不足一里的墓地——小地名叫茶地头的地方。新建学校时,发展生产大队从其所辖的11个生产队中抽调了150余名青壮年男女来出工出力,迁坟起墓,平整土地,将在彻底拆除璧山庙中得来的珍贵木料,再添上各生产队新采伐来的香杉木料,终于建起了新的学校——发展村小学。
发展村小学自1977年9月建成至2012年9月因生源彻底枯竭而停办,历时35年。发展村小学是我的第一所母校,早在5年前这里就已经没有老师和学生了,现在成了当地人可以躲避自然灾害的避难所。虽然,璧山庙最早起建于何朝何代,现在因无文字记载而无从考证了,但是,据《民国版荥经县志》上所载之建在改丁坝的璧山祠即璧山庙,是为祭祀唐朝大历年间的巴川令赵延之而起庙的情况来看,我在本文的题记诗《璧山庙》中提到的璧山庙在改丁坝,即现四川省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碧山组所在地,其历史如果仅从宋朝开国的公元960年算起至公元1975年被拆毁时止,那么,璧山庙饱经历史与自然风雨,其存在也历时达1000多年。璧山庙的这段历史,我亲眼见过的于1985年之前都还生存于璧山庙前的四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围的红豆杉和高大挺拔的皂角树,这两棵古木如果还在的话,倒是可以作个见证的。
璧山庙地处源起于瓦屋山的白石河之西岸与竹坪溪水(即现在当地人称之谓新河)之东岸的交汇处。现在,当你站在璧山庙的庙基地面上,你便可:东望瓦屋山群峰巍峨叠翠,南眺荥经县学山东南侧伏有龙苍沟暗河之余脉,西视学山西北延叠翠之诸峰,北瞰清澈见底的白石河水滚滚北去;四周群山环抱,此地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足以让人享有养性修身之美。璧山庙1000多年来均香火鼎盛,这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任巴州令,兼任南镇军兵马使的赵延之因其平定边乱之历史功绩被后世民众称其为璧山神有关,也与赵延之后来弃官去寻找玄修之术而升仙的美丽传说有关。我据此大胆地作出推测:现居发展村的民众应该是赵延之的后世子孙和同乡后裔,不然,他们也不会起家祠——璧山祠来祭祀自己的先祖。发展生产大队绝大多数的百姓向来良善,珍惜青山绿水之美,渴求幸福安宁的生活,崇尚宗教信仰,于是在香烟缭绕中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寄托于求得功成名就的人神——赵延之的福佑,是璧山庙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璧山庙之所以被毁仅与文革中发展生产大队的个别人特别愚昧,对历史文物古迹的无知,及民众被迫盲从于当时的政治运动要求时而过于激进有关。璧山庙被人们拆毁了,精美的泥塑木雕也被人为地尽毁了,记述前贤及善男信女的功德碑也被人为地砸烂,残缺不全了。在1986年的大风之中,璧山庙前四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围的那棵红豆杉树也被风刮倒了,之后,善男信女们将那棵被风刮倒的红豆杉树锯制成重修庙宇所用之木料及桌椅板凳,后又因管理不善也被利欲熏心的别有用心者盗窃了,高大挺拔的皂角树也被这种人盗伐了,悲剧总是在个别人的贪婪与罪恶中上演。璧山庙作为本村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古迹被毁之一旦,我认为足实是可惜得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云峰寺尽管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但在荥经人心中仍有着无法抹灭的情结。云峰寺(当时称太湖寺)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并不断修复完善。发展村的善男信女们受云峰寺修复的启示,也有了敢于大胆重修璧山庙的想法和行动,但是,限于他们的财力物力不足,他们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而已。
在1988年,他们首先请来村里一个能负重近300公斤的大力王,十三社的陈姓小伙子,将已经遭到破坏而身首异处,散落在白石河边的璧山神石雕塑像背回璧山庙的正殿处,又请来雕塑师傅对璧山神石雕塑像进行修复。由于没有足够的钱来盖寺庙,他们就在璧山神石雕塑像的上空用塑料薄膜和几根香杉木搭建起了一个三叉棚,在他们的心里,这算是临时的璧山庙了。在这些年龄处于半百至耄耋之间的善男信女们眼中,又有了能于烟火缭绕中相互倾诉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对家庭与邻里矛盾化解的方法交流、以及对真善美的崇尚和对假丑恶的诅咒的合理场所。换句话说,这临时的璧山庙就是一个发展村的老年活动中心。
时任中共发展村党支部的赵书记,已经因自己生病而对此事产生了过度的担忧,他已经无力再去深入了解和引领群众如何在党的政策范围内正常地开展宗教文化活动了。他不是认为这是群众的宗教信仰场所,而是固执己见地认为这是这些人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地方,于是赵书记亲自去放了一把火,将善男信女们在璧山神石雕塑像的上空用塑料薄膜和几根香杉木搭建起来的这个三叉棚付之一炬。这一把火没有烧灭那些善男信女们于宗教信仰中对生活里真善美追求的欲望,他们对赵书记的这次放火行为不满,加之他们对赵书记当年积极带领广大群众拆毁璧山庙宇的强烈不满,他们又八方去化缘,耗时三年,于1991年再一次用火砖泥瓦重修了璧山庙,在其所供奉璧山神的旁边,他们又请了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塑像来供奉,并在重修后的璧山庙庙门左首悬挂上了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并题额为“文化圣地”,给自己的组织命名为发展村老年活动协会。
当赵书记将这些善男信女们的代表组织到自己家的堂屋里来开会学习讨论并正在给他们训话时,石滓乡政府的一个陈姓领导来到重修后的璧山庙里,因为挪不动那足有近250公斤重的石雕璧山神像,便将庙里供奉的那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塑像叫人给搬到了赵书记家的堂屋里来了。赵书记一见到那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塑像便气得暴跳如雷,当场指名道姓地大骂起石滓乡政府的这位陈姓领导来:“陈某娃儿,你个龟儿子!你整球个啥子名堂!你赶紧给老子抱球开!你赶紧给老子抱球开!你赶紧给老子抱球开!”陈姓领导做事想得不够周到,虽然,他挨了赵书记的谩骂,但是,他不敢辩白说话,表情十分难堪,感觉自己下不来台,他又不敢再将那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塑像再抱回到璧山庙里去,于是叫人将观音菩萨塑像悄悄地塞到赵书记家灶房里堆放的晒垫堆里隐藏了起来,就悄悄地溜走了。特别碰巧的是,又急又气又在生病之中的赵书记于此事发生后的第49天时便去世了。
赵书记作为一名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退役回乡务农的老兵,资深共产党员,曾经积极带领本村民众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兴办教育、植树造林、铺桥修路等,在这些方面,他都是为发展生产大队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关于有人神化和丑化他带领群众拆毁璧山庙及他去世的缘由的过分负面评价,我也不敢苟同,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想,保持璧山庙的现状,讲述一段关于璧山庙的传奇故事,给发展村的后世子孙们一个启示与警醒,这是我撰文的初心。
在2017年11月12日,我因想为国家森林公园龙苍沟风景区增添人文景观才去寻访璧山庙历史文化古迹,所幸巧遇了当年的当事人之一,一位80多岁的家住发展村的黄姓妇女,她给我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璧山庙的传奇故事。我听了她的讲述之后,问她:“你觉得你们重修璧山庙的言行恰当吗?”她非常自信地回答我说:“我是有40多年党龄的农村共产党员,本村中群众的宗教信仰,我不去引导的话,谁会去正确引导呢?再说了,这些善男信女们要在家庭中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自己的子女求学上进,孝敬自家的老人,传承良善习俗,而他们又永远也不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我去引导他们信仰宗教中的真善美,给他们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让他们能适时宣泄在生产生活中累积下的不良情绪,化解他们与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矛盾,这本身就符合党和国家对民族宗教的指导方针,也有利于传承本村的悠久历史文化,保护名胜古迹,净化民风民俗,这是不会有错的。”对这位发展村的农村老共产党员黄姓妇女的真知灼见,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2017-11-28修改于若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