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说短篇小说

康伯记事

07-19 来源:励志故事 作者: 怀念童心 阅读:45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引子:康伯,一个八十七岁的老兵,老党员,老干部,最近健忘越来越严重了,医生说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人老了,也算是自然规律吧,在医学上办法也不是很多。康伯前几年总说要写回忆录,把他的一生写下来,可康伯那几个字还是在部队上认的,文化有限,一直没能写成。康伯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要写回忆录的愿望看来是无法实现了。和康伯接触久了,我就知道了他的一些事情,零零碎碎的,现在就写点出来吧。

出生与当兵

康伯是三零年出生的人,祖籍山东沂水,穷人家的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种。十五岁那年,一支部队在沂水与日寇激战,减员严重,就在沂水的村子里招兵。听说部队打东洋人,还管饭吃,康伯就跟着部队走了。那是一支共产党的抗日队伍,加上新当兵的,也就一百多号人,领头的是个连长。

第一次打仗

当兵没几天,枪都还不会使,就在一次行军中与一队四十来人的日本兵遭遇了。遭遇了就开打。

部队不久前刚打过仗,弹药得不到补充,战士好多是新加入的农村孩子,也没有经验。日本兵装备好,训练有数,打起来不见得吃亏。在日军统治的地盘上,最怕日军有援兵,到头来全军覆没,最好是速战速决。连长决定肉搏,就是拼刺刀,用大刀砍。

连长把康伯等四个十多岁的孩子赶进了草丛里,下了死命令:就是人拼光了也不许出来。然后带领一百多人向对面亮出了刺刀。

日本兵到也硬气,武士道精神嘛,也不开枪了。两队人渐渐靠近,静得出奇。突然一声呐喊:杀......夹杂着日本兵哇啦哇啦的叫喊。

一场混战,惨烈无比。康伯他们躲在草丛中,看得是惊心动魄。四十来个鬼子全部战死,无一被俘;我方死伤也有二三十人。多亏了那些大刀、长矛,比日本人的刺刀管用,在贴身近战中占了一些便宜。康伯第一次体会到连长所讲:真上了战场,谁都不怕死。

横跨几省到海宁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康伯打过好多仗,到过好多地方。一九四九年五月,国民党大势已去,在地下党的斡旋下,海宁国民政府的官员、保安队起义,海宁算是和平解放。康伯随部队从上海进驻海宁,是先遣部队那个连的,当时康伯刚入了党,是二排三班的班长。

后来那个连的部分人,就成了军管会的班底了。康伯成了军管会后勤组的一个负责人。在军管会,康伯认识了当时军管会唯一的一个文化教员赵兰。赵兰是海宁盐官本地人,在省城女校读书时就参加了革命。

也就一年多时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战士们纷纷写下请战书、决心书,要求上前线。军管会中的部分人被选拔,加入志愿军行列。其中包括康伯和赵兰,同属于浙江组建的一个团。

鸭绿江边的战斗

康伯所在的部队是某工兵团运输连,赵兰是该团机关里的文书,搞宣传工作的,论级别,比康伯还要高些。冰天雪地里,战士们一口干粮一口雪,是真的,在出任务的时候是经常性的,电影里所演的,并不是瞎编的,康伯是亲身经历过的。

美军的飞机真是厉害,专门轰炸鸭绿江上志愿军的运输线。一天,康伯所在部队在鸭绿江边抢运军用物资,十数架轰炸机又来捣乱了,部队行进在浮桥上,好多炸弹在身边爆炸,躲无可躲,勇敢的战士用机枪还击,效果不大,牺牲了好些人。一个炸弹下来,康伯跳进鸭绿江,一手攀着浮桥,身子躲进桥下水里。

爆炸过后,人浮出水面,手火辣辣的,康伯的左手食指被炸飞了,永远地留在了鸭绿江里。就是到了现在,康伯还不时讲起,他那条命算是捡来的,所以,看待什么事情都觉得心满意足。

娶了一位女领导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康伯掉了一个手指,也算是英勇负伤了,后来还立了个三等功。战争结束后,康伯随部队到了沈阳,是团里的司务长,并和团部政治处的干部赵兰结了婚,还带着新媳妇回了趟山东老家,可惜,沂水除了几个远亲,父母和一个姐姐都过世了。

那个时候,虽然婚嫁不那么讲究门第,但在部队能够娶到比自己高半级的领导,也是十分少见的。一个是管后勤的,一个是政治处的。一个是山东的泥腿子,识字不多;一个是江南书香门第,知识分子。按照现在人的逻辑,是不会走到一起的,赵兰大可以找个级别比她高的人啊。看来康伯为人实在可以,要不,女领导怎么会下嫁给他呢。其实,最主要的是,康伯与赵兰从军管会到抗美援朝,再到沈阳,同生共死,接受过战争的洗礼,才有了那份真感情啊。

讲雷锋的故事

多年前,听康伯讲起他所知道的雷锋的故事。雷锋是六零年的兵,是沈阳一支部队的驾驶兵。康伯当时是司务长,有公事也到雷锋所在的部队去过。其实,雷锋做好事,在牺牲前部队就宣传他了,部队黑板报上有表扬雷锋的简报,表扬他经常到部队食堂帮忙,吃了饭总帮食堂搞卫生。一次,康伯到雷锋所在部队食堂吃饭,听战士议论,雷锋跟人吵架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吵架,就是一个战士扔了半个吃剩的馒头,被雷锋说了一下,那个战士不服气,于是就争了几句。

雷锋牺牲后,毛主席题了词,好多事迹才被发掘出来了。十来年前,一些小学、幼儿园请康伯去讲雷锋的故事,小朋友们很爱听,因为有些事他们没听到过,感觉新鲜;也觉得康伯是个大英雄,连雷锋都认得。其实,康伯与雷锋没有真正见过面的。

转战甘肃飞天梦

六十年代末期,康伯夫妇又随部队调防甘肃兰州,去执行某项任务。条件苦啊,荒无人烟,一片戈壁,一日只吃两餐,一顿土豆,一顿还是土豆。一个一个小分队出去搞调研,采集数据,为某项重大工程做准备。

康伯的小分队来到现在的敦煌附近。康伯说,那里的人穷啊,衣不蔽体,没得吃。在戈壁上碰到了一户人家,大大小小七八个人,呆在茅草棚里,已经饿了好几天了,战士们就留下了一袋土豆,这是小分队出来几天内一半的口粮啊。康伯回忆:那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还很懂事,在大人的示意下,给战士们磕了一个头。

部队规定特严,不该知道的事情不闻、不问、不说。康伯就做好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可以说了,那个神秘的重大工程,就是现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前身啊。

亡妻的遗言

在甘肃,因为是从事科研的部队,康伯的文化不够,一直只是搞搞后勤,提升空间有限,到后来转业,还是个副团级。其妻赵兰就不同了,又有文化,工作又努力,那时的人现在不可想象,思想好啊,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没日没夜地工作,简直是拼命啊。因此,赵兰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据说赵兰在部队担任很重要的工作,是副师级干部。

赵兰累倒了,躺在部队医院里,已经来不及了,肝癌晚期。赵兰留下三条遗言:1、死后骨灰带回海宁;2、大儿子留在部队继承他们的事业;3、建议部队让康伯转业,带小儿回海宁替她尽孝。

赵兰的遗言是有深意的。科研机构,康伯留基地作用不大,回地方比较合适;赵兰双亲还在,她想让康伯和儿子替她尽一份孝心。

在哪儿都是干工作

八三年,康伯转业了。到省民政厅拿了调令,就到市粮食局报到了,当了个副局长。康伯还主动请缨:我做惯了后勤工作,还是管管后勤吧。干劲还是足,还是在部队拼命的那股劲头。

过了半个月,康伯的档案到了,人事干部一看,档案错了。眼前这个康伯是副团级,甘肃来的;可档案里的康某某是正营级,河南来的。原来是同名同姓,因档案还在路上,人却先到了,所以就搞错了。按康伯的级别,应该到市里某个部门当领导的。

那个同名同姓的康某已经到市里报到了。人事干部一时有点犯难。康伯倒好:我觉得这里挺合适,接手的工作刚起个头呢,不能就扔下了,人不用动了,把档案调回来不就是了,在哪儿都是干工作。

康伯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的级别,阴差阳错地降了一级,大家觉得他有点“迂”,不像现在有些人,没有人格,为争个位子,跑官要官,请客送礼搞腐败。(是不是因为:过去的官是带头干工作的,拼命的干;现在的官是捞好处的,什么都捞。)

离休老头爱上了公益

康伯离休了,是在副局级岗位上退下来的,和他一起从山东部队打过来的战友,有的是市长、书记了,有的级别更高。

离休后的康伯,也不肯闲着,主动到居委会找事做,争到了一个义务调解员职务。当了好多年的老娘舅。大凡社区邻里间有了争执,都会说:走,找阿康伯评评理去。

康伯是离休干部,工资蛮高的,康伯不抽烟,不喝酒,最喜欢吃卷饼大葱,奢侈点,也就包个猪肉水饺,花不了几个钱。可这钱不花掉点,他心里又觉得难受。

康伯结了一个助学对子,每月按时寄出三百元钱;哪里发洪水了,哪里地震了,康伯捐一次就是一千、两千的……

康伯被骗子骗了

康伯被骗子骗了,还不止一次。康伯到菜场去买菜,被人拉去“体验”了一下“纳米床垫”,就花三万八买了一个,他说还很管用。(我看是心理作用),其实就是一个海绵垫,最多和现在吹得神乎其神的“橡胶垫”差不多,都是骗人的;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来敲门,嘴很甜的,说是勤工俭学,推销保健药品,康伯被哄得高兴,一下子花了五千。那个说明书,能医百病的,写的很具体,死人只要没进火葬场那个炉子,准定能够救活。

但康伯到现在还不认为被骗,因为他善良,因为他诚实,所以他以为,所有人跟他一样善良、诚实。

老党员要带头

前几年康伯身体还好,支部通知开会、学习,他就支了个拐杖去开会,从来不迟到;回来了就抄党章,一天抄几百个字,抄了有个把月,他说:这是支部布置的任务,老党员要带头完成。他学总书记讲话,学得可认真了,每天看几页,看到哪里,就嵌一个书签,怕第二天漏了。支部布置:学了要写心得体会,康伯就抄讲话里的要点,末尾,加上一句自己的体会。

康伯挺关心国家大事的,电视嘛,就看点新闻,看到最近一只只大老虎、小苍蝇被抓出来,康伯十分气愤,又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那么多贪官啊,还贪千万上亿的,我一分没贪,也没觉得钱不够用啊。

康伯的爱好

康伯有两大爱好,一是抄报纸,把国家大事记下来,抄了有七八本,他总觉得自己文化不高,所以要学习,抄抄报纸,也算是一种学习了。康伯还喜欢织网,就是网鱼的那种,一是打发一点时间,二是动动手,可防止老年痴呆。康伯还有两大收藏,轻易不给人看,一是那枚三等功奖章,一是大儿子寄来的一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有宇航员的亲笔签名,从杨利伟到最近的王亚平,没有一个落下的。

那里,曾经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啊,啃了多年的土豆,不就是为了今天的飞天梦想吗。

八十七岁的老爷子康伯最近越来越不记事了,得悉居委会正在为一个患尿毒症的女人组织捐款,他也想去捐一千元钱,表达一点心意。

支了个拐杖,拿了工资卡,来到银行取钱。取钱的时候还蛮正常的,等取完钱从银行出来,就没有方向了。他已经不知道取钱要派什么用场,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一时间连回家的路都模糊不清了,就站在银行门口的大树下发呆。

其实,银行离他家也就一百五十米,居委会就跟他家隔了三幢房子。康伯是间隙性健忘,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等儿子找到他,康伯已在银行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了,有路人说:这老头真逗,大热天还出来晒太阳。

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下,康伯又记起来了,他要到居委会捐款。儿子帮他打了一个电话,没几分钟,居委会的阿姨来了,问候了一下康伯,取了捐款,然后说:以后捐款,就打个电话来,我们会上门服务的。康伯说:有捐款这种事情,千万要告诉我啊,我是个党员,不能落后。

收起全文   
没有了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