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变了,男性成为弱势群体了?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富裕国家蓝领阶层中的男性正身处困境,他们必须学会适应。乍一看,男权制似乎正如日中天。几乎所有大公司的老板都是男性,90%以上的总统和总理也是男性。男性主宰了金融、技术、影视、体育、音乐,甚至单人脱口秀等领域。仅仅因为体内的那一条Y染色体,他们在大多数地方仍享有社会和法律特权。因此,担心男性身处困境可能有点杞人忧天。然而,这种担心是有充足理由的。男性在社会顶层聚集,同时也在底层扎堆。他们被关进监狱,被自己的孩子疏远,或自杀的可能性都比女性更大。他们获得大学学位的比例也低于女性。在发达国家,男孩在基础数学、阅读以及科学这三门基础学科上都不及格的可能性比女生高出50%。其中一类男性的日子尤其不好过。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发达国家中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男性在应对劳动力市场和家庭巨变方面始终存在困难。因为技术和贸易降低了靠力气谋生之人的价值,没受过多少教育的男性很难在工作场所中给自己找到定位。
相反,得益于高级技能的女性开始蜂拥进入保健看护和教育等正在发展扩大的领域。随着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少数男生成绩依旧名列前茅,然而绝大部分男生在学校的表现不如女生。
在制造行业工作的男性一旦下岗,经常是再也找不到工作,而没有工作的男性发现自己很难找到一个终生伴侣。最终,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男性,通常是既没工作、又没家庭、也没前途。
核心家庭的分裂
左倾派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经济方面。他们认为,男性日渐减少的工作机会正加剧贫困,摧毁家庭。美国1979年至2013年期间,只有高中学历男性的实际工资下降了21%,而同等学历女性的实际工资则上涨了3%。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只有高中学历且正值工作年龄的美国男性没有工作。
右倾派则在为家庭的破裂而担忧。绝大多数女性更愿意有一位能够共同承担财务和家务的伴侣。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男性,她们宁愿一个人过,也不愿同一位懒汉结成伴侣,而懒汉可能正是社会上最常见的。在同样的条件下,没有工作的美国男性花在家务事和照顾他人方面花费的时间只有女性的一半,而且他们看电视的时间也要比女性多很多。这就造成了工薪阶层家庭的解体。1980年以来,发达国家中婚外生育率高达33%,上升了三倍。在那些传统制造业萧条的地区,婚外生育率已升至70%,甚至更高。
在破碎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校中比较不爱学习。相比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他们更有可能辍学,以后挣的钱可能也更少。他们自己在组建稳定家庭方面也表现得不尽人意。左右派双方经常各持己见。但是,他们的解释并不矛盾: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都有影响,而且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呈正相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技术将摧毁更多的行业,在为社会创造福利的同时,还让那些没能更新自己技能的工人成为多余之人。
修补匠、裁缝、士兵、美发师
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
部分答案在于文化态度的转变。在上一代中,中产阶层的男性已经意识到,他们需要在照顾孩子方面出一份力,而且,他们的行为已有所转变。工薪阶层的男性需要赶上来。
女性已经懂得,她们在保持自己女性特点的同时,依旧可以成为外科医生和物理学家。男性要意识到靠力气吃饭的传统工作优势正一去不复返,还要明白,他们也可以在保持自己男性气概的同时,成为护士或者美发师。
政策制定者也需要伸出援手,因为不合理的法律正在让问题恶化。美国适婚男性数量减少,原因在于数百万仅犯有非暴力罪行的年轻男性被关进监狱,出狱之后又难以找到工作(例如,佐治亚州法律禁止重罪犯从事生猪饲养、消防灭火或在殡仪馆服务等工作)。许多富裕国家都在利用减少福利的方式,打消穷人结婚或者同居的念头。比取消不合理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重塑在多数人还在靠力气吃饭的时代设计的教育体系。政客们需要认识到,男孩表现差这个问题很严重,亟需解决。一些能让所有人获益的合理政策要对男孩更有利。
早期幼儿教育要经过更加周密的安排,从而给男孩提供更好的开发语言和社交技能的机会。在激励不走学术道路的男孩和指导其就业方面,德国等拥有成功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要比英语国家做得更好。不过,政策制定者需要重塑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因为相较于在工厂工作,他们以后在医院工作的可能性更高。一般来说,学校需要对男孩更友好一些。学校应当认识到,男孩比女孩更喜欢四处乱跑:要给他们提供大量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能消耗他们体力的游戏,而不是训斥他们烦躁多动或者直接给他们开利他林这种帮助多动儿童安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的药物。
学校需要更多男性榜样:在小学中雇用更多的男性教师,这样不仅能让男孩与其相处,还能够表明男性除了当消防队员,也可以成为老师。两性的日渐平等是战后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们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多,同时还不用担心自己的性别问题。但是,有些男性没能适应这个新的世界。是时候帮他们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