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夏天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大山的夏天,树上的知了就开始叫唱起来了,越是到最热的时候它唱得越欢,它好像不怎么怕热。有时它离你的家比较近,吵得也会让人难以午休。有时高兴,就会出去捉几只,和小朋友一起听它歌唱。去年七月份有机会和几位老同学到乡下去玩,又听到了知了那亲切的叫声,那感觉真好。
小时住在农村,夏天好像没有现在这么热,现在人们才发现,乡村那大房瓦房程高,墙厚,透气,加上房前屋后都植的有树,种的有菜,属天然的氧吧,从心理上就感到凉快多了。
夏天的早晨,小伙伴们嬉笑打闹声让我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揉揉眼睛,顶着一头乱发就向门外冲。我们常常会到清江河边去玩耍,河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清澈的河面可见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我们站在河边浅水里,一股清凉就从脚底往上涌起,脚底下不时有小鱼轻轻滑过,逗得我们脚心痒痒的,很是惬意。
夏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如家乡的小麦就是头年冬天播种,第二年5月底6月初收获,那也是一年中农村最为繁忙的日子,乡亲们会人人手持镰刀,男女老幼齐上阵,展现在希望的田野上亮丽的风景。
记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多,如修铁路、公路、水库大多在农村抽人,青壮年人大多出去做民工了,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农村只留下老人和孩子了。但凡到了农忙季节,乡下学校常规放一周的“农忙假”,割麦就由学生娃娃们包了。
农忙假中,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传来哧哧的磨镰声,欢笑声,不等大人催,娃娃们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有时早饭来不及吃就下地劳动去了。早上割麦虽天气凉爽,但露水太重,麦秆非常柔韧,要割的话,也很是费劲;中午时分麦秆虽被晒得焦脆,镰刀轻轻一带就能割掉,但太阳像悬在头顶的火球,火辣辣地炙烤着,阵风掠过,热浪滚滚,烘得人口干舌燥。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夹杂着浮尘的麦芒子刺在胳膊上,痒疼痒疼的,再加上不断冒出的汗水,那段时间前臂满是红疹。
中饭一般是下午一点左右,回家扒上几口饭,赶紧再去田里,要是天气过于炎热,下午要三四点钟才会上工。我们大一点儿的学生主要是割麦,小不点儿主要是拾麦,至于捆麦、运麦、堆麦那自然是大人的事,等到大人忙完,已是晚上九点多了。每次放农忙假,开始两三天累得够呛,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弯腰时间长了,腰部也酸痛厉害,劳作期间休息时,就是躺在麦地也感到很舒适。有时和大人说起,他们会笑嘻嘻地说,你们娃哪有腰啊。
等麦晒干了队里会分一些给乡亲们尝尝新,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白面馒头,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种麦香和那种滋养是我童年的味道。
夏天的雷与雨总是相伴,有时雷声远在天边滚滚,有时就像在头顶上,伴狂风,雷声、闪电好不热闹。再胆大的娃娃也是怕那炸雷的,加上那闪电也特别剌眼,小孩子会吓得躲在父母身后,不敢出声。
夏天的雨水来得更猛烈一些,几个小时下来,溪水、河水就会暴涨,清江河里那涛声几公里外都听得见,自从清江梯级开发后人们就再也难见那壮观的场面。有时这儿在下大雨,邻村里却是阳光灿烂,就有了夏天的雨可隔牛背的说法。下雨时娃娃们都喜欢到雨中打闹,父母会气地把你捉回来,还会告诉你,淋了热雨人会生病的。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的道理,因为一望无边的天空并不十分洁净,除了灰尘,还有许多病源菌。
有时打雷后下的并不是雨,而是冰雹。在童年的记忆中,一个夏天的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风吹的声音令人恐惧,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冰雹,将屋顶上的青瓦打了不少洞洞,吓得我们都躲到桌子下面。大约一个多小时才结束,打开门一看,那冰雹最大的像鸡蛋,玉米地里只有那玉米梗子还站在那里,看到那惨景,老人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流了出来。
夏天解暑几乎都是一壶凉开水或一匹罐茶,一把蒲扇。夏天的傍晚天气渐渐地转凉了,人们在傍晚的时候也活跃起来了。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欣赏风景,远处传来了青蛙的叫声,蜻蜓在眼前飞来飞去。
大多数人晚上是自家门前纳凉,搬上木椅、竹躺椅,或在几条长板凳上面放上几块铺板,有的躺着、有的坐着乘凉,说说新鲜事,拉拉家常话,扇着蒲扇,加上自然风,一会儿就凉快了。不过这些场景如今在专供人游玩的小村庄还是可以见到。
宁静的夏夜,银色的月光,散落着一缕清幽,满天的繁星,印在灿烂的夜空中,点亮了一片烛光。飞舞的流萤,带着点点的光芒,飞过河畔,飞过原野,舞动着轻妙的身姿,流进了月色中,倒影在静静的河面上。我们追逐着萤火虫,找来一只透明的玻璃瓶,把捉到的萤火虫放入瓶中,照亮我们回家的路。有时安静地躺在清江河边青石板上,听着蛙声,伴我进入梦乡。
夏天是多彩、多情的季节,感受到夏的温度,和着自然的旋律,在涓涓的溪水里,在喳喳的鸟啼里,聆听夏的声音,品心动的味道,观那美丽的风景,感受生活的浪漫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