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徽州行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初知徽州,还是40年前的事儿。那时我读高中,班主任老师是一位深爱家乡的徽州人。他时常给我们讲徽州,什么徽商呀,徽菜呀,徽派建筑呀,皖南风光呀等等,讲到兴起时,老师眉飞色舞,满脸骄傲;学生们如痴如醉,恨不能立睹为快。可徽州离我上学的地方还有三、四百公里,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况且那是个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年代,压根儿也不可能出去旅游,美丽的徽州只能是我心中的海市蜃楼。后来,我当兵了,每逢和先生通信,他仍不时地念叨徽州之好,并嘱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可是那时的部队生活是紧张单调的,作为一名战士,哪敢奢望游山玩水?再后来,老师仙逝了,再没人给我如此深情地谈论徽州了。从此,游徽州成了我心中的梦。
光阴荏苒,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离开了工作岗位,昔日的喧嚣渐成了宁静,心中的梦便复活了,于是我决定去一趟徽州!
三月下旬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老排长(喜欢舞文弄墨,散文写得相当不错)、司机小张一行三人从泰山脚下出发,踏上了徽州之旅。也许是高速公路一路通达,也许是大家兴致高涨,不觉间便越过淮河、跨过长江,来到了皖南境地。车窗外菜花金黄,麦苗翠绿,粉墙黛瓦,山清水碧,空气中弥漫着清香。那湿润,那甜美,吸一口都醉人心脾。想想五六个小时前齐鲁大地还是秃树黄枝,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落脚在泾县。泾县是宣纸的发源地。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纸质致密,洁白柔韧,润墨性能好,易于长期保存,有“千年寿纸”之称,历来被书法家视为“瑰宝”。郭沫若先生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当晚,我们下榻在桃花潭旁的天竹居宾馆。桃花潭南临黄山,西接九华,紧靠太平湖,有居“一湖”挑“两山”之说。说来也巧,本来晴天艳日的,那天夜里却下起了小雨,或许是老天爷有意让我们品味一下烟雨江南的意境吧?第二天清晨,桃花潭湖面上烟雾朦胧,远处的青山虚无缥缈,初开的桃花顶着晶莹的雨滴,玲珑剔透,渔翁在湖边上打理着小船,披着蓑衣的牧童骑在水牛身上哼着小调。我们真真切切地置身于一幅浓妆淡抹的山水画中了。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这里不仅有迷人的田园风光,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唐天宝14年,泾县豪士汪伦邀请李白游径,信中谎称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应邀欣然而至,汪伦盛情款待,并据实相告:“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说酒店的主人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已,高高兴兴地住了数日,临别时赋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此二人友谊传为千古佳话,桃花潭也因此闻名于世。
在泾县,我们还参观了查济古村镇,查济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村落民居都是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黝黑的屋瓦,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所有建筑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雅致的山水、花卉,跃然其上。脚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踩磨得锃光瓦亮,镌刻着古老的印记。民居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了“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间有街巷相通。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绕每家每户而过,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石桥,将两岸居民相连。我们的导游是位漂亮的姑娘,姓章,她一边给我们介绍,一边人领着我们走进一户户古民居。这里的大部分房子还住着人,主人们对我们随意进入并不介意,脸上挂着善意的微笑,对此,我们感到比较自在,也生出了些许歉意。从小章口里我们得知,在唐朝之前,这里虽然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由于交通不便却无人居住。唐朝初年,山东济阳人查文熙在宣州任刺史,看到这个地方风水不错,告老返乡时便在这里定居了,从此子孙繁衍,绵延千余年。因为这位刺史姓查,系济阳人。所以后人便各取一字,将村落取名为查济。小章还告诉我们,古代的查济是个规模很大的村庄,连绵十余里,有108座祠堂,108座庙宇,108座桥梁,18座牌坊,还有一些寺庙、寺塔等。有诗赞曰:“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江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如今,查济不见了昔日的繁华喧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青山绿水,粉墙黛瓦,悠悠古道。女人在溪中洗衣,狗在巷中慢走,旮旮旯旯里是各种姿态的写生、摄影的人,一片安然宁静……参观结束后我们站在古村前久久不愿离去,深为源远流长的徽派建筑文化而自豪。
下一个目标是歙县。泾县到歙县有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但我们还是想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风光,于是汽车便顶着飘飘洒洒的雨丝,沿着崎岖不平的碎石路,钻进了大山的怀抱。这是一条不知名的废弃了的山路,坑坑洼洼,极难走。一路上无车无人,我们看着地图,一边猜测判断,一边摸索前行。这里的风光极美,路两旁青竹吐翠、山花绽放;五颜六色的山鸡在地上自由自在的觅食,活泼可爱的松鼠在树上欢快的跳跃。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婉转的歌唱。远处高高的悬崖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块,或墨青、或翠绿、或鹅黄,不知哪里传来的潺潺流水声使大山显得更加寂静,我想南朝诗人王藉的“鸟鸣山更幽”表达的就是这个意境吧?面对眼前的美景,老排长深发感慨:置身于如此美丽纯洁的大自然,什么风尘世俗的宠辱呀,什么杂七杂八的欲念呀,都会荡然不存。我亦有同感。
到了歙县,朋友请我们吃饭,席间碰到了一位在县委工作的同志,姓孙,和我是同乡。他乡遇故知,话便许多。因为在餐桌上,便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徽菜。他告诉我们,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祥于南宋,起源于歙县,以烹制山珍野味显其特色,烹调方法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湿润肠味和肌肤;重色,以增强视觉美感,可谓“色、香、味”俱全。主要名菜有太白鱼头、养生汤、问政笋、问政鸡、烟村冬瓜等。朋友们还说,到歙县一定要尝尝毛豆腐,街上有许多卖毛豆腐的小贩,只需一挥手,即可坐下来边聊天,边吃现煎的毛豆腐。那才有“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作徽州人”的感觉呢!席间友人为我们设计了行程,讲了应该注意的事项。几番推杯换盏之后,嘱我们早点安歇。
我们入住的宾馆名叫披云山庄,是一处典型的徽派园林建筑,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推窗便可俯瞰歙县全城。面对歙县城内五彩斑斓的灯光,大家顿时忘记了疲劳,又打着伞,冒着毛毛细雨走了下去。因为是晚上九、十点钟了,我们又不识路,只好边探边走。这时从背后来了一个壮汉,主动要为我们带路,我们心生狐疑。对方大概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爽朗地笑着说:“我是中学校长,刚加完班往家走,看你们像是来旅游的外地人,想顺便给你们带个路”。一路上,他给我们介绍了徽州的主要景点和风土民情,讲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许国牌坊。牌坊的坊主许国是歙县人,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官任礼部尚书,可谓权倾朝野,至尊至贵。校长告诉我们,过去一般臣民只能造四脚牌坊。否则就是犯上。而许国为显其位高权重,便“先斩后奏”建了座八脚牌坊,由于超假,许国回朝复命时跪在地上不作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时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如此旷日持久,不说四脚,就是八脚也早造好了”。许国听了,连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上听了哭笑不得,但又金口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牌坊“合法化”了,从此全国再无二例。校长的讲解,使我们大长见识,临别时,我们再三向他道谢,想想刚才还有点戒备人家,真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自责呢。
歙县的徽园是了解徽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在导游小曹的陪同下,从北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仿宋制的六根带斗灯杆,象征着“六六大顺”,灯杆后面重56吨的两根“云头徽表”喻示华夏56个民族,城门两边各建一座翼然小亭。分别名曰“送君亭”、“迎君亭”,创意于徽商的送别、迎归。两亭前各植“万年青”一株,喻“生意万年”。随着脚步的移动和小曹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愈发感到:徽园是一座徽州文化的大观园,采徽州民俗之灵气,积徽州人文之精华,塑徽州风物之神形,气势宏大,古朴典雅,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萃,上承古徽文化之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这里的每一处陈设都是徽州民风民俗的再现,每一个物件都有一个或美丽或酸楚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古人发出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赞美!
歙县不仅有古老的历史沉淀,而且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距离县城三、四十公里处,有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叫石潭。石潭村位于歙县霞坑镇的一个山坳里,山坳藏着十几个这样的村子,因为石潭是离外界最近的一个,所以那一片风景区被通称为“石潭”。我们去石潭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朋友程先生陪同我们一起往里走,弯弯的山道时而平缓,时而陡峭。远处的山脉绵延天际,脚下流水蜿蜒匍匐,金灿灿的油菜花遍地开放,大肆铺展在山坡上。田野里,桃红李白点缀其中,到处是花的海洋,到处是色彩的世界。程先生是石潭通,他告诉我们,石潭村已有数百年历史,毗邻千岛湖,山水相依,民风淳朴,本来就是非常美的地方,但过去穷,道路闭塞,石潭只能如小家碧玉“埋在深山人不知”。近几年这里在改革开放春潮的涌动下,成了继婺源之后又一兴起的集摄影、旅游为一体的观光胜地,每年三、四月份,大批的游客和摄影人会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为了第二天早上能够拍到云山雾海,我们当晚就住在石潭村的一个农家客栈。客栈条件十分简陋,但非常干净,全部卧具都是新的,老板姓吴,个子不高,看上去非常憨厚朴实。次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匆匆起床了,为的是能占据摄影的有利地形。可当我们来到拍摄点时,一下子傻了眼:这里早已架起了“长枪短炮”,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我们只好见缝插针,摆好了摄影器材。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忽然山坡上一片欢呼,只见脚下的山坳里升起了如炊烟般的烟雾,尔后越聚越浓,云团亦越来越大。随着天色渐明,一个个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村庄便错落有致地显现在茫茫云海之中,愈发显得清新宁静。不一会太阳出来了,朝霞为朵朵白云镶上了一层金边,那景致,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春的画卷!此时摄影人都屏住了呼吸,鸦雀无声,只有清脆的相机快门声咔咔作响。大家贪婪地想把眼前这每一个美妙的瞬间都记录下来。尽管这样,我还是腾出了时间用肉眼去欣赏,用心灵去感悟这上天赐予的美景。其实,让良辰美景在心中永远定格,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我们这次徽州之行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拜访胡主席的家乡---绩溪。绩溪地处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之间,自然山水雄奇秀丽,人文景观异彩纷呈。绩溪隶属徽州千年,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带,徽文化中充满了闪熠的“绩溪元素”。这里是徽商的故里,是徽菜,徽墨,徽剧的发源地。古往今来,绩溪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于世,涌现了许多名人,胡适,胡雪岩,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当然更令绩溪人骄傲的是出了当今的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我们驱车来到距绩溪县城12公里的瀛州乡大坑口村,一下车就直奔胡氏宗祠而去。导游告诉我们,大坑口过去叫龙川,这里风水极好,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胡氏宗祠就在村东,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威武庄严,祠内装饰精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叫人为之惊叹,著名建筑师郑孝燮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有看头,不愧为是国宝。”我们三人对古代建筑虽然都是门外汉,但站在胡氏宗祠前,也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起来,是因为受到徽州文化的震撼,抑或是佩服其才俊辈出,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总之,我们被深深地折服了。
在徽州,为了能更多地看一些地方,我们把时间做了“焊接”,把行程做了调整,晴天去野外,雨天看祠堂,并见缝插针地瞻仰了皖南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激战地、教育家陶行知纪念馆,浏览了花山谜窟、屯溪老街等景点,我们的足迹还触及了黟县,休宁等地。转眼之间,一周的徽州之旅结束了,返程路上,大家仍然游兴未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司机小张说,这里的山好水好人好,老排长随口赋诗一首“油菜花开皖南游,粉墙黛瓦走马头,朋友相聚杯影斜,却怨水墨醉徽州”,而我此时则在胸中隐隐地涌出了一丝痛:老师啊,您要是活着多好,那样我俩不就可以结伴而行了吗?我相信,您一定会比所有的导游都讲得更精彩、更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