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抒情散文

有关我的老师的抒情散文

05-27 来源:励志故事 作者: Admin 阅读:45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下面是美文閲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我的老师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我的老师的抒情散文:怀念我的老师

邻家女孩丹丹在南京师大中文系读书,暑假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是“访谈校友”,她听说我是南师五、六十年代的校友,便发送一份访谈提纲,邀我谈谈在南师就读的体会和感想。我欣然命笔,写出自己感恩母校和老师的心情。

怀念诗人、教育家、我们的系主任孙望教授和博学严谨的词学专家唐圭璋教授,怀念古汉语和古代文学专家徐复教授、杨白华教授,还有和蔼可亲的许汝祉教授和亲切幽默的吴调公教授、朱彤教授、葛毅卿教授;我怀念悉心教导我们的所有任课老师,他们当中不少人是大师级的学问家,大都已作古,他们为我国中文专业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高尚人品和严谨求实的学风教风,刻印在我们南师学子的心里,成千上万的南师校友已将这种精神和人品一代代传承下去。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朱彤老师的选修课和葛毅卿老师的课外辅导课。

朱老师个子不高,脑袋很大,穿著全不讲究,有点随随便便。他是鲁迅研究家和美学家,学生见到他好像总在思考问题,不经意间就能读到他新出版的大著,或在国家大报的学术版上读到他的重量级文章。朱老师讲课从容恣肆,出口成章,笔记很好记。他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祝福》、《阿Q正传》、《雷雨》,不囿于当时流行的“政治第一”、“图解作品”式的分析,而从审美的、悲喜剧美学的角度分析小说和戏剧作品。他擅于敏锐地从作品中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细密的学理分析,发表出独具我见的一家之言。他认为,祥林嫂的悲剧是“旧秩序、旧观念支配下的人被旧秩序吞灭的令人‘窒息’的悲剧”。祥林嫂的性格有反抗的质素,但她以旧秩序严格要求自己,她争取的是旧秩序下做人的资格,而她精神上备受折磨。祥林嫂带着“人死了到底有没有灵魂的?”疑问恐怖地死去,给人以“窒息”之感,她是旧秩序的牺牲者,她的悲剧属于“窒息”的范畴。朱老师谈到“《阿Q正传》的喜剧构思”时,认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现实的差距构成喜剧的基础,找出这差距,帮助人们认识现实,是它的任务”,如塞万提斯的《唐·吉珂德》,鲁迅的《幸福的家庭》就是。《阿Q正传》的喜剧构思也以幻想和现实的差距为主,现实对于阿Q愈来愈残酷,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愈来愈大,从而愈来愈充分地揭示了精神胜利法的危害性,喜剧的调子愈来愈沉重。

他认为《雷雨》的主要戏剧冲突“不是周朴园与繁漪那样‘静止’的冲突,而是周萍与四凤‘动态’的冲突”。他提请我们注意:“冲突,是一连串的危机”,繁漪早已看透了周朴园,她对周朴园的感情已经死去,这种停顿的冲突绝不能构成主要的戏剧冲突,把死了的、静止的冲突看成活的、前进的冲突是错误的。悲剧冲突是具体的、发展的“一连串的危机”,而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在每一幕里都变幻莫测,充满了危机,他们的冲突才是《雷雨》的主要冲突。先生一言既出,令四座皆惊!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不重要,他在这里给你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开拓了你的学术视野,加以先生鞭辟入里的剖析,幽默风趣的谈吐,少男少女们无不折服,课堂上经常回荡起阵阵笑声。

葛毅卿老师身材短小有点单薄,戴一副近视眼镜,脸上时时绽放出笑意,特别和蔼可亲。他是专攻方言的语言学家,他的课堂上学生举手率最高,他会一个一个地侧耳倾听你的发言,还给你记高分。他知道我是泰州人,便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个别辅导。那天晚上他一遍又一遍地矫正我的发音,我第一回明白了泰州人缺少儿化韵和卷舌音,而且n、l不分,z、c、s和zh、ch、sh也分不清,老师的亲切教导真的让我受用一辈子。还有一次课外辅导,葛老师应我们几个学生之请,教我们南调近体诗的两种吟诵法,老师用吴语普通话吟唱《忆江柳》(平起)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仄起),音乐系同学帮忙记谱,于是有好几天,男生女生寝室里小和尚念经似的响起了古诗吟诵的歌声: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咯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咯茱萸~~少一人呐~~~”

朱彤老师的锐意创新和葛毅卿老师的因材施教,对我几十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二位老师当时已是50开外的老人了,在物质生活极为清苦,精神束缚极其严酷的境遇下,他们淡定从容、鞠躬尽瘁地教书育人,令人肃然起敬。学高为师,德厚为范,南京师大这些学养深厚、默默奉献的老专家、老学者,为后世学者树立了楷模。

有关我的老师的抒情散文:我的老师

想写我的老师们已很久了,这种念头在我的意识里如同欠着的帐一样一直纠结着我,让我饱受来自心灵深处的折磨,而今已萌动着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催动我懒惰的双手,掀开尘封已久却依旧清新非常的记忆。

从小学到初中到师范到今年淮师大培训的诸多老师,无不让我钦佩感激,他们中间有教我a,o,e,给我无穷启蒙教益已故的范祖芳老师,有一直鼓励我夸奖我支持我的李运多老师,有一直疼爱我欣赏我帮助我的王文凡老师,还有通过反复阅读不断背诵积累让我爱上语文的汪正宏老师,还有仅教我一节课却让我感受到语文魅力感受你人格魅力的王教义老师……无奈我只一张嘴,一颗心,即使念叨到天亮也举不完,即使我用如何华丽的语言也表达不尽我由衷的谢忱,何况我才疏学浅,我只能选择两位老师以陈述其事以表达对教我育我爱我支持我鼓励我给我无穷教益的老师们的感激和崇高的敬意。

在我心灵深处让我时常念叨时常牵挂依然美丽着的是教我小学二年级的女教师,至今虽然时光已流逝了三四十个春秋,可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着她的名字,她叫夏承志,她是下放学生,那是她大约十八九岁,然而她那清秀的面庞,一直带着笑靥的神情,还有那和风细雨般的话语,以及那透露着城里大家闺秀的高雅的气质,总是让我们这群农村土里土气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农村娃娃们着迷,爱慕。她向我们讲述城里的高楼大厦,讲述城里人的故事,讲述城市人的理想,特别讲述城里的小糖是如何的香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这些新奇的东西带着一种无穷的诱惑时常刺激着我们,使我们幻想着坐在小轿车内,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看着窗外的水泥楼房一闪而过,嘴里吃着甜甜的糖果,那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荣耀!跳出农门到城市里去生活,这种冲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的扎下根,或许有了这种萌动才会有一种力量一直驱赶着我不断努力,历经升学的失败而不气馁,历经生活的磨难而不放弃,虽然今天没能实现当初的愿望,但夏老师给我带来的一种向往,一份追求,一种希冀,早已化作一种永恒的美好记忆。

二年级那年暑假里的一天,母亲从外面回来,带回了一捧包装精美别致的小糖,告诉我夏老师调回城里了,这小糖就是夏老师给的。就这样我们没有挥手告别,亲爱的夏老师就走了,记得当时我吃着夏老师从城里带来的又香又甜的小糖,心里充满着一种莫名的苦涩,心里想着以后长大进城一定去看望您!时光荏苒,我后来在城里读师范,但却没法找到你,唉,想来夏老师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吧,如果真要见到的法,不知她是否还记得有我这个她曾在三十多年前带过的学生呢?她肯定不会知道她曾给一群农村的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希冀和梦想,她也肯定不知道还有一个多少年前的学生还在记挂着她,思念着她,在心里默默祝福着她啊!

董奇峰老师,是今年在淮北师范大学参加全省国培时的教学班主任,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全班师生见面会上,当时他站在讲台前面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五十多岁,穿着一件带毛领的青灰色袄子,个子在一米六零左右的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儿,当他作自我介绍时,我们才恍然知道他是我们是这所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是这次培训的班主任,恍然,就是不敢相信,把他放在大街的行人中,打死也没人敢承认的意思,当他用简洁幽默的话语介绍这次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时,我被他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了,他让我觉得人不可貌相,他让我觉得这次来学习必有所得,定会满载而归,他让我唤起内心尘封已久的对学习对我们语文教育的热情与希望。接下来整个一天我们学员都在按董老师的要求在做不超过五分钟的自我介绍,来自同一地区的一并上讲台,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你的名字再做简介,董老师坐在前排认真的听着,或颔首,或微笑,或写着什么。等一组同学介绍完,董老师对每个同学进行了点评,他幽默风趣,引经据典,有时兴起会为某个同学赋一首小诗,当一位同学在上面侃侃而谈几十分钟他一再提醒而仍然没有要下来的欲望时,董老师严肃的指出,严格遵守时间是做人特别是作为优秀教师的一种素养。当一位年轻学员写自己名字却把笔顺写倒时,他毫不客气的指出,这是做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不能误人子弟。他义正词严,表达了作为老师的坚定立场。那时那刻我们大家感觉他似乎太刻薄太严厉太不尽人情,在当代中国还会有这样执着的人,这样固执的好似不进人间烟火的人,我们惊诧,我们疑惑,我们感叹!现在想来那却是一种态度,一种作为老师的责任啊!如果说对待一个年轻学员这还可以接受的话,当接下来的学习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员第二次在他眼前迟到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他铁青着脸,一直用目光把这位老教师送到座位上,然后再一次强调时间观念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希望每个学员下次不要再迟到。当我们发现那位老教师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下次下次肯定会来早些时,我们也再次领教了他的时间观念。

学习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我们在每位给我们讲课的或者上示范课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获取了无数的新知识新理念,从许光标老师的个人发展经历我们感受到个人的规划在教师教学生涯的重要性,从李岩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我们感悟到激情是创造高效课堂的最有效的方法,从万虹老师的诗意的语言中我们领悟到语文课堂原来是如此美好,从唐若丛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教学中,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苦与乐~~董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最多,他带我们评析水浒文本,给我们讲真语文,带我们学课改精神,他腹有诗书,语言诙谐,既引领我们畅想语文的春天,又饱含着一种对现状的忧思,从后来我们建的群中,我知道他的名叫月儿弯弯,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否来自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我知道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他到底忧什么,愁什么,他是在忧以他一弯月儿的清辉照不明这当今教育的现状吗?我不得而知,如果是,那我在这想告诉他,你不必忧不必愁,你已经把你的清辉洒给了无数的小星星,现在已是满天繁星,你还用愁吗?

有关我的老师的抒情散文:我的老师-吴老师

吴老师名叫吴红艳,是我读村小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当时大约18岁的年纪,有一张好看的脸蛋和一副好听的嗓子。

记得第一天上课,她就自我介绍说:“我姓吴,口天吴,上大家的语文课,以后大家就叫我吴老师。”停了一下,又说:“今天我们就不上课了,我教大家唱一首歌好吗?”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吴老师就自己先唱了一遍:

五星红旗迎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嚓亮,

人民的海军向前进,

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

……

吴老师教给我们的是一首《海军之歌》,她那银铃般的嗓子,使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们都是一群山里来的孩子,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于是大家学得格外认真。

吴老师虽说是我们的老师,但我总觉得她更像我们的姐姐,每当上完课,她就会跑来跟我们一起玩。吴老师懂的东西可多啦,教我们拍手、跳绳、踢房子、丢手绢,有时还带我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每当玩老鹰抓小鸡的时候,吴老师就喜欢扮老母鸡,她张开两只手保护着我们,我们呢,一个牵着一个的衣襟,躲在吴老师的背后,随着她跟老鹰的搏斗,就在后面跟着老师的身形左冲右突,玩得真是开心极了。

吴老师有其温柔的一面,但也有严厉的时候。那时,我们大部分同学家离学校比较远,有的要爬10多公里的山路。因此,上完上午的课,中午我们就不回去,大家从家里带来午饭在学校吃,吃完就在教室靠着桌子睡午觉。到了睡午觉的时候,吴老师怕有的同学出去干坏事,于是就会来监督我们。这时,吴老师便装出一副很严厉的样子,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鞭子,她看到哪个同学不好好睡,就会用鞭子在他(她)的头上轻轻点一下,于是吓得你再也不敢捣乱了。有一次,我有个要好的伙伴叫毛头的,他看到吴老师坐在讲台上打盹,就想溜出去玩。当他蹑手蹑脚地还未迈出教室的门,就被吴老师逮住了。毛头看见吴老师板着脸拿着鞭子朝他走来,以为老师要打他,就围着课桌转圈圈。老师追,他就跑,老师停,他也停,结果闹得全班同学都醒了。大家看见老师和毛头像猫捉老鼠似的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于是就在边上呐喊助威,结果把吴老师气得哭着跑了出去。

把吴老师气哭气跑后,大家都为毛头捏着一把汗,因为如果吴老师跑去校长那里告一下状,我们学校那凶神恶煞似的校长非得让毛头脱一层皮不可。但下午上课时,校长并没有把毛头叫去,吴老师上课时跟平时也没什么两样,只是她的两眼还有点红肿。打从那天起,毛头(包括我们)就再也没有惹吴老师生过气。

在我的记忆里,吴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镇运动会。我们那里每年的秋季,镇里的中心小学都要举办运动会,我们各村小都要选拔运动员参加,因我经常爬山越岭,所以跑得飞快,于是被体育老师选中了。我们去镇里比赛的时候,校长叫吴老师也去,让她协助体育老师照顾我们。那时吃饭我们都是统一伙食,早、晚各一顿饭,中午一人三个大馒头。那次我还是第一次吃馒头,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我就觉得这馒头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了,于是吃完一个后,那两个就再也舍不得吃了。这时,正好被吴老师看见了,她就问:“你怎么不吃呢?”我说:“我想留给爸妈吃。”没想到吴老师听了非常激动,她轻轻地抚着我的头说:“明明真是个好孩子,不过,你不吃饱,下午怎么比赛呢?”在老师的催促下,我把另两个也吃完了,这时,吴老师又对我说:“你好好参加比赛,回去时,老师给你买一包带回去。”

那次运动会我为学校拿了两个第一名,吴老师高兴得像什么似的,回去时果然买了一大包馒头让我带着。当那次我提着一大包馒头回到家并告诉说是老师买的时,我的爸妈非常感动,他们说没想到天下还有那么好的老师,并嘱咐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长大了好去报答他们。

吴老师虽说教了我一年就调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直到现在还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收起全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