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美文摘抄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美文摘抄:元宵节的味道
翻开汉文化节典,寻找元宵节的味道,一曲远古的传唱,扯出字丽墨香,偷遛古院书斋,弥漫千古历时,烟薰我空下,随影古风长衫,披发持笛,酌酒独醉,低吟轻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这曲调虽有些空落、惆怅,然更有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的惊喜,全然没有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里的那种忧伤之感。
我不知道,古人为何要落愁牵绊在元宵节,抖落那一抹情忧?难道情为何物即是凡间落尘。不惑的心绪在打结,心逐随节典指引,让思灵去看今朝一些古地的元宵节,以此来疏散自己的被染情怀。
轻步元宵闹街,穿梭各地灯会,花灯寄寓,元宵灯诗、灯联、灯谜、歌谣、传说氤氲上扬,看北京灯市、湖北胜芳灯会、安徽大邵村蛇灯、山西挂花灯、河南陕县社火表演、宁波石浦鱼灯、山东淄川放河灯、陕西秧歌、江苏武进“照田财”、杭州民间斋素诵经、江西新建竹灯扫墓、湖北云梦“照绝地蚕”、武昌“龙换酒”、湖南常德椒汤、 四川元宵“四偷”(偷汤圆偷青偷檐灯偷红)、开县元宵对骂、福建邵武庙宇绕境迎香、南部儿童相互掷石、广东佛山过通济桥、佛冈民间互掷豆腐、贵州松桃苗族“滚龙”、云南云龙迎三崇神和立棚祭祀等等,好一派祭典去邪人欢祈福闹元宵景象。
张灯结彩、狮舞龙腾、彩扇翩跹热气沸腾,元宵姑娘、皮影相思、破镜重圆、燃灯七盏、双喜临门古味意长,而猜灯谜、玩杂技魔术、耍龙灯、踩高跷、跳秧歌、舞狮子、划旱船、吃元宵、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直观感受古训、家训、乡规、民约,薰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真是年味最浓是元宵。
借元宵赏景,放浪漫情调,情切切爱浓浓,原真就是情人节,这极实是不用我辈论说古人的多情。元宵味,味在情,一缕温馨闹香:团聚在汤圆月圆,甜蜜在热闹排场,燃情在今宵明夜,豪放在灯笼陌路……
閱讀更多经典美文摘抄訪問美文閲讀網(MeiWen.Com.Cn)美文摘抄欄目查閱,只為最純真的閱讀,一切成功源于積累,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文字是有溫度的承諾,愿溫暖你疲憊迷茫的時光。
元宵节美文摘抄:张灯结彩闹元宵
在我的老家,有着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的习惯,元宵节无疑把从除夕开始的喜庆气氛又推向一个高潮。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据资料记载,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赏灯活动兴盛。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写了元宵夜赏灯的繁华景象。到明清时期,元宵节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元”指月亮正圆,“宵”是夜的意思,所以元宵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元宵节,民间多吃元宵(汤圆)来应节,象征家人团圆。此外还有挂花灯、猜灯谜、迎紫姑、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民间娱乐活动,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的喜庆关键就是在“闹”字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所居住的矿山为丰富矿区居民的节日生活,每年元宵节矿里都组织职工开展迎紫姑、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灯等娱乐活动。一听到锣鼓响,全矿的孩子们都跟在长长队伍后面,满矿区的跑。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放鞭炮迎接整个矿区都图腾,成了矿区节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各种娱乐活动的多样化,矿里已好多年没有举办舞龙灯活动了,节日里的矿山一下子冷清了很多。在看够了电视里娱乐节目的荒唐恶搞后,人们更加流露出对传统民娱活动的喜爱,爱他的热闹,爱他丰富的文化底蕴。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还有吃元宵的食俗。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记得小时候物质贫乏吃顿汤圆还挺难,母亲往往用小米磨成粉做成圆子,然后把圆子放入稀饭锅里煮熟给我们吃,虽然这种圆子寡淡无味可在物质贫乏的当时吃起来同样挺甜。现在条件好了超市里各色时尚汤圆都能买得到。有思念、稻香村、三全、好利来、湾仔三等,品种齐全,有清香怡人的黑芝麻汤圆、爽口润滑的麻蓉汤圆、酸甜开胃的山楂汤圆、口感细腻的豆沙汤圆、甘香可口的莲蓉汤圆以及香糯醇甜的枣泥馅汤圆。还有时尚的巧克力汤圆、叉烧汤圆、莲香汤圆、五仁汤圆……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白白的、圆圆的汤圆,取的就是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好彩头,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幸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元宵节已不仅是个吃和玩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
元宵节美文摘抄:记忆中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元宵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也是新年里的重头戏。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灯笼象征人丁兴旺,团圆喜庆。正月点灯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除夕元宵的夜晚,更有小孩子打灯笼的民俗活动。记得小时候,年三十守岁刚刚结束,过了初五,母亲就张罗着要为我们姐妹们糊灯笼。灯笼的制作要经过扎,糊,写,画多道工序。要选竹节间距较长的竹篾,竹丝要剖得很细。
用这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篾丝编成椭圆形灯笼庸子(坯子)后,再用柔韧的丝皮纸将灯笼庸子团团蒙上,还要用刷子把纸糊得挺括而舒展。然后在纸上多涂上几遍,使其均匀而透亮。我们姐妹看着母亲用一双巧手在上面画上八仙过海,吉庆有鱼、五谷丰登等图案,心里羡慕不已。母亲一边做,一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在外公家过元宵节,学做灯笼的逸闻趣事,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抱作一团。
灯笼做好后,还未到元宵节,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点上蜡烛,用竹竿挑着,高高兴兴去游灯。小孩子们互相比着手中的灯,看谁的好看、漂亮,因为母亲做的灯工艺细腻,图案精致,内容丰富,总会受到邻里的称赞,我真是得意极了,好像自己做的一般。回到家,兴奋地向母亲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时光飞逝,我们姐妹先后都结婚、生子,母亲年事已高已不再做灯了。每到元宵节,我就牵着儿子的小手,为他点亮一盏灯笼,领着他走出家门,去游灯、观灯、看舞龙、放焰火。街道上游人如织,大家笑容满面,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给,也为元宵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当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点亮夜空时,孩子们又蹦又跳,“哇!好美的烟花!”一个个璀璨的礼花将夜空点亮,似彩球,又像绒花,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天空,霎时,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蕊,瞬间绽放,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点亮如同银河一般,光彩夺目,分外耀眼。整个人群沸腾了,游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叫好声……儿子简直被迷住了,看得如痴如醉。这真是“火树银花千光照,清辉映月色斑斓。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啊。
如今,时间的流逝,观念的变化,那些热闹的老场景已经渐行渐远,那种默默地燃着蜡烛的纸糊灯笼也随之远去。现在到处都有买灯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欢欢喜喜过新年。旧时纸糊灯笼在今天的孩子们的眼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样子来。但那份快乐却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了我心中难忘的记忆……
写到这里,我眼前又浮现出元宵节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打着灯笼追逐的场景;耳边仿佛回响着那熟悉的童谣:“游、游灯笼,灯笼灭了回家睡……”
元宵节美文摘抄:浪漫的元宵节
我一直以为中国是没有情人节的,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但那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秦观的《鹊桥仙》写得缠绵悱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七夕节只是牛郎织女的情人节,因为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她们是否祈求爱情,肯定会的,但也只是祈求而已,七夕相会的只有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不是现实中遭礼教束缚的人们,当然也不包括这些一厢情愿的纯真少女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对爱情只有朦胧的向往,并没有实际行动。所以我认为,七夕节并不能算情人节,最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人节。
中国青年男女也有过浪漫的时节,在宋朝的元宵节,郁积的柔情在火树银花上绽放、燃烧。古人强调男女之大防,青年男女绝少有亲近的机会。元宵佳节,少女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赏花灯,礼教严防密守下的一个疏忽,给青年男女提供一个一见钟情、约会的机会。女词人朱淑真所写的《生查子》就描写这样的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也有人说这首词是欧阳修写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让人喟叹的是词中所写的爱情悲剧。去年元宵节约会,今年的元宵只有明亮的月和璀璨的灯光照亮脸上的泪痕。这中间有多少曲折,发生了什么变故,不得而知。但这样的悲剧在当时很有普遍性。在古代,中国式的浪漫总被泪水浸透,也难怪现在的青年人记不起我们中国曾经也有过情人节,纷纷过西方的情人节,给情人送红玫瑰。
民间有在元宵节为爱情祈愿的习俗。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在广东揭阳榕城,元宵之夜“行彩桥”的风俗流传年代甚久,年轻的小伙子“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但也只是祈愿而已,更多的人还是把婚姻交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主宰。
在元宵节恋爱成功的概率低,所以戏剧舞台上翻来翻去就是那些让人羡慕的爱情佳话。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但这样的喜剧很少,更多的人心中的情犹如元宵节放的礼花炮一般,升上天空,绽放的时间很短暂,然后就凋谢,只剩下一地的炮纸。
我们看看辛弃疾那首写元宵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朦胧的花灯灯光中,突然眼睛一亮,爱上一个笑语盈盈的女子,这爱的速度太快,也注定它会很快消失。这个被单方面爱上的女子很快淹没在看灯的人群中,男子一直在寻找,终于在灯火阑珊处看见了她。但看见了又能怎么样呢?走上去向她表白,还是回家之后象舞台上的文弱书生害单相思?中国人骨子里就缺乏敢爱的勇气,爱了碰到礼教的硬墙,又不敢恨,以头撞墙的更少。也难怪,自由恋爱要等到上个世纪才得以实现。
元宵节美文摘抄:品元宵节
中国人恐怕是最爱过节了,除在国外采购回来的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单就本国土产节日就足以称得上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就拿过年来说,小年夜的喧嚣开始,要到那“二月二,龙抬头”才是结束,现如今节奏加快,待正月十五入夜后的那一阵敲锣打鼓、花灯盈盈、焰火晚会一过,年味就淡了,机关人员也开始正常收心上班了。
在众多节日里,我独钟爱元宵节,这不仅是忙碌的走亲串友的年既将过完,又可正常工作生活了。更主要的是元宵节注入了各种文化品位,正所谓"过佳节,品佳节",就是这么一"品",能提醒自己咸甜自知,酸辣有感。大凡喜爱过节者,他们多爱春节除夕,我是商人,却品不出过年有多好的味道。有头有脸之人在那等着你,员工在那盼着你。还有老者喜儿孙满堂,幼者喜甜糖新衣,他们都能品出过年的一些味道。那夹在中间的一辈恐怕就只欢喜个节日气氛。除夕夜的欢乐固然欢乐,却过于浮彩与喧闹,对我等却品不出些许味道。至此,才明白,“过节”与“品节”是大不相同的。我更偏好“品”的感觉。“品”是一种感受,非听非嗅,超脱五感之外。自古文人多好品,品山品水,品月品星,品歌品画,品得松林竹柏叶常青,品得明月窈然出东山。我不是文人,会品不会品,暂且不论,品罢就定然有所得。于是,上达人文学网品那“缪斯杯”中国网络作家邀请赛入围文章,开始还品出了一丝甜意,我有《惜情》《留言》《写作课》入围了,但当他们问我出多少钱,入几星级会员?才能参赛时,品中味道就只剩下苦涩。
佳节之中,品来别具风味者,元宵节也。我不能因为一个有辱斯文的比赛而不去品了,记得去年去品那焰火晚会,人山人海的街道,彩灯高挂,我开车从桥南到桥北开了足足两小时,到桥北一问,焰火晚会已经放完,又开两小时回桥南,虽没品到焰火晚会,但品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品到了一张张笑脸。同是一日之节,它在每一段时间里都有不同的感情,今年,清晨就是一串鞭炮的响声压过了雄鸡的打鸣,勾起除夕热闹的回忆。上街走走,寒春清冷依旧,但远处锣鼓一响、红绸缎一映入眼帘,心便热了起来。传下来的主题亘古不变,锣鼓秧歌、花脸小丑、地花鼓正演唱着"正月里闹花灯",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这些已然不太受欢迎,我这年岁甚至略大些的都已觉得俗不可耐,更有甚者,索性嗤之以鼻,我也觉得俗,但又有谁说俗物不可品?在我看来,品得品得。事物虽俗,品到的却是超脱物外。俗,也要俗的有文化,如若不然,再会品也只能是油腻腻的糟粕。可时下,糟粕倒是挚爱。
走到步行街,各种舞狮的,耍龙的正在卖劲,给步行街来了个热气腾腾,有奖猜灯谜正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我也湊过去,运气很好,猜中几个,拿了几袋元宵,很高兴这是实实在在地给你这"文化人",不需交钱入"星级会员"。回家拿油炸,还来了个开口笑。也算是这趟上街不虚此行。本文出自meiwen.com.cn转载请保留出处。
如果以为,元宵节能品的只是这些,那便错了。我钟爱元宵节的缘由在于那元宵团圆夜,花灯挂满有华人的各个街道,姿态万千的焰火照亮了夜空,还有那漫天飘舞的孔明灯,都能让我有一份感动,我感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强,我感动孔明灯上承载的愿望,我感动有十四亿人抬头仰望着明月。仰望着那过完年后的盛世两会。尽管车多人多,但还得吃饱元宵,带着家人去欣赏那灿烂焰火,只要品到一份喜悦、希望,便是乐极。
元宵节美文摘抄:儿时的元宵节
很多地方把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石家庄把三十叫做小年,而在我老家——豫北一带,称元宵节为小年。
过完大年没有几天小年就到了,对于孩子来说,小年比大年更热闹。小时候的豫北农村,电灯还没有普及,就是安了电灯也经常是没有电。一到晚上农村的街道漆黑一片,所以孩子们对灯是非常渴望的。由于当时比较贫穷的,过元宵节父母一般不给买灯笼和烟花的,孩子们为此想了很多的办法。刚到正月十二,我们一帮小孩儿就按捺不住了,找来几颗大红萝卜,把下面带尖的部分削掉,把上面带蒂儿的部分翻过来,用刀子在中间剜的坑,放上点煤油,找妈妈要点棉花,搓成捻放在煤油里,用一根棍插到萝卜上,一个自制的萝卜灯就做成了。
正月十四的晚上,孩子们就开始上街,我们叫“试灯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大人给买一盏灯笼,很神气地在伙伴面前炫耀。很多孩子和我一样拿着自己做的萝卜灯就跑出来了,有的孩子更简单,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截三角带或是一块油毡就点上了。冬日漆黑而冷清的乡村街道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们一帮坏小子,这几天特别的活跃,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又从村西头跑回村东头,有时候看到没有大人领着的小女孩提着一个比较好看的灯笼,就坏小子上去戏弄人家,把冒着黑烟的三角带在人家灯笼四周晃来晃去,直到把人家急哭才肯罢休。
到了十六晚上,是上街打灯笼的最后一天了,孩子们开始破坏别人的灯笼,我们叫“碰灯儿”,这一天不管把谁的灯笼碰坏了,都不会让赔的,大伙还是尽量躲着我们一帮坏小子,于是我们又再街里疯跑来疯跑去。我有几年的时间是不怕碰灯的,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小剧团,逢年过节组织社员们唱戏,我父亲扮演《红灯记》里的李玉和,不唱戏的时候父亲就把李玉和用的那盏铁路信号灯放在家里,我美滋滋的提上它,一摇三晃地在伙伴们面前炫耀起来,遇到拿纸灯笼的,我也要上前戏弄一番。
以后进了城,每天晚上都生活在灯火通明的环境里,对灯的感觉就淡了许多。再以后有了孩子,每逢过元宵节也给他买个好看的灯笼上街,孩子似乎对灯笼没有多大的兴趣,我也再找不回来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閱讀更多经典美文摘抄訪問美文閲讀網(MeiWen.Com.Cn)美文摘抄欄目查閱,只為最純真的閱讀,一切成功源于積累,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文字是有溫度的承諾,愿溫暖你疲憊迷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