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老婆大人让打的广告,说不打广告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买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我的故乡是江苏省淮安市,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明清时,以清江浦为轴心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东南四都”之称。我家居住在清江浦区盐河镇甘露村,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依苏北灌溉总渠,距开国总理周恩来故居仅10公里,孩童时期常听大人讲周总理的故事,从那时起周恩来就是我心中永远崇拜的偶像,他不仅是世界伟人、全党楷模,更是我们周氏家族的典范。
我的父亲周权,慈祥的国字脸上长着一双大眼,浓密的眉毛,高高的鼻子,笑起来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和蔼,帅气十足。父亲平时对我们管得特别严,但有时感觉特别亲切。
我上三年级时,有一篇作文我无法下手,只好向父亲请教,平时早出晚归的父亲,很耐心地教我运用对比和拟人的写作方法,使我思路大开,并总说“文无定法”肯定我的进步。从此,我就爱好上了写作,我的作文被初中老师点名表扬,高中时负责班级黑板报,军校时负责学员队报道组宣传工作,现在写文章的一点功底,也都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基础。
他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形象,始终保持衣着朴素、干净、整齐。他说:“一个人的形象代表一个人的品质”。父亲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还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自觉做到清正廉洁,光明磊落,一身正气。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父亲骑着大队配的自行车,很高兴地叫着“爸爸”,但父亲就像不认识我似的,依然骑着自行车忙他的事,我至今对这件事记忆犹新,父亲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导着我们。
父亲宽宏大度、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待人真诚,他喜爱喝酒,经常把刚做完农活路过家门口的村民请到家中喝酒吃饭,他说请他们喝点酒,不仅能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了解家庭情况,还能解乏提神、活血健身;凡是认识他的人,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说父亲是好人。
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6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目睹和经历了新中国几乎所有的政治事件和经济灾难,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他们也体验了改革开放的甘甜与辛酸。
他们这一个群体是见证中国建立和发展历程的一代人,这一代人为新中国作出了种种努力和探索。他从连庄生产队会计干起,先后担任过黄姚村民兵营长、会计、主任、副书记、书记等村两委会各个职务,曾荣获优秀党支部书记、区人大代表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数十个,原黄姚村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村,我以我父亲为荣。
父亲就像是一本很厚的书,长大后才慢慢读懂他。1996年我从宁波的部队请假赴上海,陪伴积劳成疾患重病住院的父亲,做手术身上被取下三根肋骨,全身麻醉后的父亲始终没有叫过一声痛,我亲身体会到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大。年仅54岁就离开了他奋斗一生的农村事业,乡党委为我父亲召开了追悼会,全乡、各村干部和自发参加追悼会的村民共1000多人送别了父亲;在整理遗物时,没有发现一点现金、存折等贵重物品,却只有一抽屉各类荣誉证书。随后听长辈说起村里的复杂情况,我在上海陪伴的两个多月期间,父亲对村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字未提,更佩服父亲应对复杂局面的水平。虽然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我回老家探亲时村民们依然记得他心系村务、关爱村民的点点点滴滴。
母亲魏素芳是一位朴实善良、勤劳能干的普通农家妇女,也是父老乡亲们公认的善于吃亏、乐于行好、令人尊敬的好心人。母亲对周家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三个儿子。父亲是独子,因此意义重大。父亲请下放到我们村的老师给我们兄弟三起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名字:永红、永卫、永兵。组合一起,就是那个年代的革命小将:红卫兵。
母亲20岁与父亲结婚后,就在生产队里辛勤地参加集体劳动,为了不影响父亲的工作,瘦弱的母亲做男社员一样重的农活,独自一个人挣工分养家糊口。仅读过两年书的母亲,却常常教育我们一定要记住“善良做人勤劳为本”的“人生法宝”。所以她是一位最让我们万分敬佩的伟大母亲!无论是地上的耕耙播种、锄镰收割等体力活,还是家里的扬场簸箕、蒸煎烹炒等家务活,母亲都样样精通,且做得干净利落,游刃有余。
母亲心地善良。记得小时候生活比较困难时期,家中的口粮本来就不多,经常用胡萝卜和青菜加一点点米煮成萝卜饭或青菜饭,过年也难得吃上一次白米饭,但母亲还是从家中拿出一点粮食,接济给兄弟姐妹多的邻居,至今几位哥哥仍不忘对我母亲的感激之情;每逢杀年猪过年时,母亲总是给亲戚邻居送上三、五斤自家养的黑猪肉;母亲没有女儿,但她把儿媳妇当亲生女儿看待,始终称呼三位儿媳为大闺娘、二闺娘和三闺娘;临终前对我说,这辈子没有做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也不轻易给人家添麻烦。
母亲用勤劳与善良的做人美德深深地影响教育了我们晚辈,使我们真正懂得了“勤奋努力、善良有益”的真正含义,且不折不扣地把“勤劳与善良”的“秘诀”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并换来了丰厚甜美的勤劳果实,我和弟弟在部队先后荣立三等功、评为先进军人等荣誉称号,以及我在《人民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独立发表2000多篇作品就是最有力的“勤奋”见证。母亲不仅给与我们生命,给与我们养育之恩,更给与我们生活的智慧,给与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终身受益不尽。
父亲母亲虽然走了,但我们的心始终和父母在一起!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始终在我们心里!